人才培养流程方案
制定方案时,首先要明确目的和目标,确保方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是一些人才培养流程方案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人才培养流程方案有用。
人才培养流程方案篇1
学生组织是学校管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组织活动是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规范本校区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并指导其开展有益有效的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1、学校各级各类学生组织
(1)学生会组织:学生会是在学校校委会领导下的学生组织,是学校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校学生会主要职责是密切配合学校中心工作,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维护校规校纪,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和沟通,协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整洁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
我校学生会是一个系统组织,esl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设立年级学生会,留学生设立留学生学生会,学校设立学生会联合会。
(2)共青团组织:共青团组织是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先进青年学生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要求进步、锻炼思想、磨练意志的学校。我校共青团组织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执行上级团组织的决议,实现共青团组织的各项任务(引导教育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进行爱国爱校教育,发展进步青年加入共青团组织);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青年工作情况,为学校有关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学校成立共青团委员会,esl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各年级成立团总支,各班成立团支部。
(3)其他学生组织:学校提倡、支持和引导学生成立其他各类群团组织,以丰富广大同学的学习生活和业余文化生活,如各类俱乐部、读书会、论坛等。这些组织的上级管理部门是总领事处、教务处或学校指定的其他部门。
2、学生组织的建立与换届制度
(1)各级各类组织必须制定本组织的章程(共青团组织执行(中国共青团章程)),章程拟定后须报校委会或其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2)学生会、共青团组织为学校的法定组织,其他学生组织建立时,申办者须向其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组建申请、组织章程(草案)、组织计划,经管理部门研究批准后公告成立。
(3)各级各类组织一经建立,要严格执行本组织章程,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制度和规章等,定期向管理本组织的部门汇报工作。
(4)学生会、团组织严格按照各自的章程进行换届选举,学生会联合会干部和学校团委干部换届都在每年的5月底完成(新一届学生会联合会干部和学校团委干部在9月份开学初宣誓就职,每届干部的职责履行至学年末);各年级学生会干部换届在每年的9月底完成。
其他学生组织如需换届,按本组织的章程执行,如决定解散本组织,应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管理部门评估、审计后发文公告解散。
(5)学生会干部经批准后颁发聘书(学生会联合会干部由学校颁发聘书、年级学生会干部由总领事处颁发聘书、班干部由各年级颁发聘书),学生干部任期满后按程序颁发荣誉证书。
3、学生干部选拔的条件
学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各级学生干部,学生干部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诚实守信,正气大气,有理想,有道德;
(2)热爱学校,关心集体,有团队合作意识;
(3)遵纪守法,以身作则,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4)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勤奋,成绩良好;
(5)尊师敬友,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违纪学生在受处分期间不能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干部任职期间违纪受到处分,将被撤销干部资格。
4、学生干部的选用程序
(1)学生会联合会干部竞选产生,其基本程序是:学校公示岗位、自荐、中外教师以及上届学生会干部推荐、确定候选人、公示竞选人资料及工作成绩、候选人竞选演说、投票选举、校委会研究、公示结果征求意见、发文公告、任命。
年级学生会干部换届参照本程序执行。
(2)共青团组织干部按照团的章程,经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经校党支部通过,报上级团组织批准后,发文公告。
(3)其他学生组织干部,按照该组织章程执行,干部任免由总领事处、教务处或其主管部门发文公告。
(4)班委会干部由领事负责组织评选,由年级主任批准并发文公告。
(5)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对其工作进行评估;学生干部任期内违纪受到处分,按照程序撤销学生干部资格。
5、学生干部的培训
学生干部(含团组织干部)培训在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由总领事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每学期开学初组织集中培训一次,平时不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
集中培训主要是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艺术等方面的培训。每次集中培训前总领事处要提前做好计划,安排好具体时间,指定具体培训地点。培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学习指导和分组讨论的形式,通过听报告、讨论、辩论、写论文、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每人上交一份培训小结。
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主要是针对各干部岗位职责、职能和工作现状,由学生组织的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的相应培训,可以通过学习、讨论、交流、考核、评估等方式进行。
6、学生组织及其个人档案
(1)所有学生组织材料(审批材料、章程、制度等)、计划、活动记录、会议记录、总结、培训记录等在总领事处或教务处建立档案。
(2)学生干部档案材料(个人简历、竞选材料、工作考核材料等),在总领事处建立档案,并保持其连续性,学年末转入学校档案室的学生个人档案(复印件)
7、学生干部的表彰
(1)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写入个人成长记录中学生的领袖学分。
(2)圆满完成本职工作者,学校为其写申报大学的推荐信。
(3)工作成绩突出者,集团或学校给予报道、表彰,并向盛市推荐为优秀学生干部。
(4)其他表彰。
人才培养流程方案篇2
为创建有利于青年员工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快公司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一流的青年人才队伍,按照____公司《关于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青年人才培养组织机构
(一)公司成立青年人才培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职责:
1、讨论决定有关青年人才培养方案、专项奖励基金的确定等重大事项;
2、对各部门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督导;
3、对有关青年员工成长程度的考核测评的结果给予审核并提出建议;
4、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的落实给予审核;
5、提出对培养负责人的考核的意见和建议;
(二)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主任由人力资源部主任,成员为各部门主任。其职责为:
1、讨论研究青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具体实施;
2、研究确定培养对象,并明确各部门培养对象名单;
3、落实有关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激励措施;
4、对本部门青年员工的成长程度负有直接责任。
二、培养对象
公司所属正式员工中,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谦虚好学、工作勤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5岁及以下青年员工。
三、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与____公司提出的“135技能提升工程”相一致。
(一)运行和热控、继保检修专业的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技能水平;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使青年员工的技能达到检修专责工、运行主值岗位水平;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青年员工的技能达到检修班长、运行机组长水平。
(二)设备点检专业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业务水平,即在师傅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般的业务工作;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达到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点检员岗位资格;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达到专业主管水平。
(三)职能部门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业务水平,即在师傅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般的业务工作;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达到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管理专责岗位资格;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达到主任助理的工作水平。
四、培养的实施
(一)、各阶段青年员工培养重点
________年以前入职的青年员工,已进入成熟期培养,他们对电力行业均有一定的认知,应注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使他们早日成为各专业岗位的骨干。
________年以后入职的青年员工,还处于见习期或成长期,应以掌握基本的岗位知识的培训为主,使他们在日常授课及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尽快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及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要素、生产的基本操作及要点,达到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青年人才培养导师制
1、导师制的原则
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新员工或经验不足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支持性关系。
2、导师库
根据青年员工各培养期不同,建立包括三个层次的导师的导师库。
3、指导内容
由相应的导师针对青年员工的见习期、成长期、成熟期为其制定包含相应内容的培训计划并实施。
(三)培养形式
1、在建立导师制的基础上,根据青年员工工作部门和岗位不同,采取相应培训方式进行青年人才培养。
(1)对在职能部门的青年员工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本岗职责通过每月参与技术问答等常规培训进行日常的业务知识培训。
岗位轮换:实行AB角制度,由本部门主任安排,一是在本部门内部平行岗位之间轮岗,拓展专业广度;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见习更高一级岗位工作,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使青年员工首先充分掌握本部门范围内工作流程及运转模式。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由人力资源部安排青年员工至其他部门的岗位锻炼,更广泛地拓展其知识面和能力范围。
列席高层会议:列席必要的公司高层会议,提高其对公司运营的全面认识。
(2)对生产专业岗位的青年员工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本岗职责要求进行日常的业务和技能知
识培训,包括常规培训、技术讲课等。
岗位轮换:人力资源部提出建议,各生产部门安排,一是跨专业轮岗,拓展其专业广度。二是选择工作流程纵向延伸的相关岗位让青年员工见习,使其进一步熟悉整个技术流程的衔接要点,为今后技术水平的提高确定方向。
职责扩大化:给予其更宽泛的职责范围,提高其专业宽度。
岗位技能大赛: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大赛,通过比赛的参与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参与各项生产方案的制定和事故分析会:参与设备检修及启动、停运、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方案的制定,参与运行事故分析会,提高其对公司生产系统的认知。
挑战性项目小组:以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基础成立项目攻关小组,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供培训课程。具体的实施流程是要先根据不同的青年员工成立相应的项目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选择自己的课题,管理类的课题可包括,管理问题解决方案撰写、制度的编写、流程的优化等;生产专业的课题可包括,技改技措方案的撰写、技术难题的改进、生产操作的改进、设备的优化改进等。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在整个课题研究期限内,各个课题小组可根据需求,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措施、工具。最后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由小组成员提交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并在公司以PPT形式做出汇报。
人才培养流程方案篇3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科研的方法,达到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基础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优秀教师和未来的学科教育专家。
2.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科学和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同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3.方向介绍
生物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揭示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并进而揭示生命的本质。生物科学专业教育涉及诸多分支,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其相关实验技能,同时加强教师教育的基本素质培养。本专业是理科专业,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隶属专业类
生物科学类
5.主干学科
生物学
6.相近专业
生物技术
7.学位课程
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
8.学历学制学位
学历:本科
学制:4年
学位:理学
毕业最低总学分:170
人才培养流程方案篇4
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合理定位
1.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内涵
在理论研究和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界定尚无公认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定义是: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技能人才包括: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
2.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
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技艺的高超性,高技能人才“高”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身怀绝技或技艺精湛,这是高技能人才诸能力中最本质的能力,也是最基本的特征。第二,技能的属人性。高技能人才的隐性知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捕捉灵感并反复琢磨而逐步积累起来的,属于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产生于实践中的隐性知识具有主体性,不易明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人的技能产生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并由人通过实践创生,显示其属人性的个性化特征。第三,层次的相对性。高技能人才是在相对比较中产生的,是各类人才中知识、技能、贡献都出类拔萃的人物,是和特定的岗位相联系的,离开了岗位,技能人才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第四,标准的发展性。高技能人才的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外延会发展、内涵会提升,今天的高技能人才未必是明天的高技能人才。第五,成才的实践性。任何一项高的技术能力都非天生俱有,耐心地学习与实际经验的积累才是重点。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精力、时间、金钱堆积和记忆力的累积,是单纯学历教育和广泛、密集查阅资料和充足资金所替代不了的。实际上,高技能人才的形成过程与教育程度并没有严格的线性关系,知识多并不等于技能高。
企业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1.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我国致力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需要大量掌握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又需要一大批具有现代制造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具有保障加工设备高效运作,生产装置平稳运行的特有能力,是驾驭现代生产设备和装置的保护神。特别是企业要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培育和依靠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技术、方法和工艺的革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因此,只有切实解决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并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应用、工艺创新、产品研制、设备调试等方面的中坚作用,才能使新技术、新装备得到更快更好地应用和推广,才能使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2.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产品在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中,整体上仍处于利润水平的低位区间,许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标准和质量不高,赢利空间小,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者技能水平不高。不少企业由于缺乏技能型人才,难以承接工艺技术要求高的国际订单。要加快实现由国际加工基地向国际制造业基地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产品在整个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3.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是解决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劳动者数量供大于求、高技能岗位求大于供并存的矛盾局面。这说明,我国的劳动者素质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是新兴的、知识型产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与经营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人才主体,是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影响到其他类人才作用的发挥。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能解决经济发展之需,也有利于我国深化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口数量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企业怎样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1.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区域化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
一般来说,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是以本企业培训中部门为主,但企业内部培训资源的局限性表现较为突出。因此,要推行企业与高校、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高度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培训资源整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和区域布局为根本,建立区域化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结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依托一批条件好、质量高、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改造和改建扩建,提升培养层次。支持一批水平高、规模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区域内高职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速度,扩大培养规模,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2.优化培训师资,构建共享型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拥有一支善教学、会管理的培训师资,一是打造双师型师资,按照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拥有娴熟高超的专业操作技能这一标准选拔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培训师资队伍。二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从事高技能人才理论教学、实操指导的教师,需持有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上岗,并依据岗位特点提高其薪酬待遇。三是构建培训专家库,充分依靠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师资共享。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推动企业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岗位培训,完善推广名师带徒措施,指导企业建立技能型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为技能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有效利用企业突出工程技术人员、离退休老专家、院校资深教授和行业技术专家等人才资源,构建共享型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实行择优聘用和动态管理。
3.开展技能竞赛,建立高技能人才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薪酬的高低能够对高技能人才技术的提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制定高技能人才薪酬体系的&39;过程中,应先对企业内部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岗位评价,将其素质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划分不同的薪酬等级。同时,对于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特殊贡献奖或者特殊津贴,使高技能人才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技能比赛活动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激励机制,通过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的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可以展现高技能人才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可以将比赛结果作为优秀技能人才选拔或晋升的重要依据,形成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为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展示技能成果搭建舞台,推动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成长。
4.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发挥好高职院校的作用,企业在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走出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将企业内部优秀的高技能人才送往学校,选择学校部分有潜力,且与企业自身需求相匹配的学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专门进行技能培训和企业文化教育,为企业培养储备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是将企业内部一部分,或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送到学校,接受学校内部优秀教师或者优秀技工的培训。“请进来”即请学校内部优秀的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强化就业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搞好技能实训,培养人才市场短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托,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从岗位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根据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的不同要求来设置课程,形成适应经济需要、科技进步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时更新内容,随时充实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新要求。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技能操作队伍的核心骨干,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既要重视数量,又要提高质量。合理定位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做好培养工作的前提,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流程方案篇5
第一、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
健全完善青年人才发现、培养、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更加有利于青年成长、满足企业事业需要、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育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青年人才队伍。
通过该体系的建立,公司将进一步明确不同序列青年人才的发展路径,并以职业发展路径为基础制定企业岗位能力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合理使用的人才识别体系,并给予不同层次的人员相应的培养机会,通过科学适用的体系流程及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内部聚集的资源,解决公司核心人才的差距问题,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支持。
第二、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一、基本制度与体系
(一)管理组织
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管理组织包含一个决策机构,和一个实施机构。青年人才培养决策机构是人事委员会,由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构成。青年人才培养实施机构是人力资源部培训站,负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实施。
(二)青年人才的标准
1、青年管理人才
从事党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中级职称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
青年管理能手、或优秀管理成果奖、或具有获得推广实施的科学管理方法实践;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培养和发展潜力的员工。
2、青年技术人才
从事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
3、青年技能人才
从事技能操作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高级工资格证书或被评为总公司高技能人才;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
(三)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
1、青年管理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见习→科员→主办→主管→岗位经理→部门经理→更高
2、青年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见习→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更高
3、青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更高
(四)公司的岗位能力管理体系
在确定了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岗位能力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通用素质、专有能力、岗位技能。通用素质和专有能力,主要是体现战略目标及业务发展对员工核心素质能力的整体要求;岗位技能则是要体现专业特点及职责分配对员工履行日常工作的具体要求。
四、人才识别与筛选
识别于筛选青年人才,首先要建立公司关键岗位继任计划,以其名单作为青年人才识别的基础,然后运用岗位能力管理体系对名单内的员工进行潜力评价,接着按照岗位序列的不同,结合能力评价与业绩评价两个维度建立九宫格,筛选出本序列的业绩与能力均表现优秀的`青年人才作为培养的重点对象。
五、人才培养与培训
(一)各阶段青年人才培养重点
—入职青年员工为精英型培养,这些青年员工进入公司已经5年以上,对公司及行业均一定的认知,对于这个层次人员的培养,应注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通过培训使他们早日成为青年管理人才、青年技术人才以及青年技能人才。
—入职青年员工为大众化培养,这些青年员工进入公司基本不满3年,由于煤炭行业的工艺流程复杂的特性,因此对于—入职的青年员工的培养,应该以掌握基本的岗位知识的培训为主,使他们在日常授课及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尽快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及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要素、生产的基本操作及要点。
(二)青年人才培养导师制
1、导师制的原则
“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新员工或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支持性关系。
2、在确定了内部导师后,将导师按照级别划分,并建立相应的导师库。
3、指导内容导师为学员制定年度培养计划是导师制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不同级别的导师、不同层次的学员在制定年度培养计划的过程中侧重点所不同。
(三)青年人才培养的形式
在建立导师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青年人才的培养。
1、青年管理人才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建立的岗位能力体系评估结果进行日常的课程培训。
岗位轮换:按照公司《岗位轮换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部安排轮岗,拓展其专业广度。后备管理干部的岗位轮换所涉及的岗位应尽可能多的包含整个管理流程的工作环节,通过这些岗位的轮换可以使后备管理干部充分掌握整个工作流程的运转模式,更好的管理全局。
列席高层会议:列席必要的公司高层会议,提高其对公司运营的全面认识。
高校管理课程:积极联系高校联办的管理课程,提高理论知识高度。
2、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建立的岗位能力体系评估结果进行日常的课程培训
岗位轮换:后备技术骨干的岗位轮换应选择工作流程纵向延伸的相关岗位,通过在这些岗位上的轮换,可以使后备技术骨干进一步熟悉整个技术流程的衔接要点,对今后技术水平的提高确定方向。
挑战性项目小组:以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基础成立项目攻关小组,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供培训课程。具体的实施流程是要先根据不同的序列成立相应的项目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选择自己的课题,管理干部课题可包括,管理问题解决方案撰写、制度的编写、流程的优化等;技术骨干课题可包括,技改技措方案的撰写、技术难题的改进措施等;岗位能手课题可包括,生产流程的改进建议、生产操作的改进方案、产线漏洞的改进建议等。然后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在整个课题研究期限内,各个课题小组可根据需求,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措施、工具。最后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由小组成员提交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并向领导做出汇报。企业会根据不同的小组课题,为小组选派指定的导师,导师全过程指导课题小组直至完成课题成果。
3、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建立的岗位能力体系评估结果进行日常的课程培训。
岗位轮换:岗位能手的岗位轮换应选择工作流程横向延伸的相关岗位,通过在这些岗位上的轮换可以使后备岗位能手更加清楚整个生产流程,为进一步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职责扩大化:给予其更宽泛的职责范围,提高其专业宽度。
人才培养流程方案篇6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游戏软件开发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手机游戏开发、网络2D游戏开发、3D游戏开发、网页游戏开发、游戏策划、游戏运营、游戏测试及网络客服员等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正确的世界观;
(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遵纪守法,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3)坚韧、自信、进取和有较强的心理调控及自我约束能力。
2.知识要求
(1)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知识、英语阅读、写作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2)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游戏开发发展的动向;
(3)手机游戏、2DPC端游戏、FLASH游戏设计知识及大型游戏软件框架设计基础知识及了解相关学科、跨学科和人文、自然科学的知识。
3.能力要求
(1)社会能力
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勇于创新和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与正义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方法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总结与应用实践经验的能力、决策能力。
(3)专业核心能力
——阅读本专业一般英语技术资料和用英语进行简单口头交流的能力;
——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系统掌握游戏开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游戏开发发展的动向,具
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基本程序设计能力
——手机游戏客户端程序设计能力;
——网页游戏客户端设计与制作能力;
——2D或3D网络游戏客户端开发设计能力;
——游戏测试、策划和运营能力;
二、毕业标准
1.根据本培养方案,修读并获得131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
2.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3.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
4.获得游戏开发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5.获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级甲等证书。
三、学制、修业年限及招生对象
标准学制:3年。
修业年限: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在校累计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含休学)。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中职毕业生。
四、职业岗位面向及要求
通过市场、企业调研,确定本专业主要对应手机游戏程序设计员、手机游戏策划师、网络游戏客服端程序员、网络游戏服务器端开发和维护人员、游戏开发工具开发人员、网络游戏策划师、网络客服员等职业岗位。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见表1。
表1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
序号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
1手机游戏客户端程序设计手机游戏程序设计等A1-1:专业能力
A1-1-1:使用Java编写程序;
A1-1-2:使用AndroidSDK编写程序;
A1-1-3:使用Cocos2D-X开发各类手机游戏;
A1-2:方法能力
A1-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A1-2-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A1-2-3: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A1-3:社会能力
A1-3-1:沟通协调能力;
A1-3-2: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A1-3-3: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程序员
2网页游戏客户端程序设计Flash游戏程序设计等A2-1:专业能力
A2-1-1:使用FlashCS工具设计UI;
A2-1-2:使用ActionScript3.0编写程序;
A2-1-3:使用FlashDevelop工具创建项目工程;
A2-2:方法能力
A1-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A1-2-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A1-2-3: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A2-3:社会能力
A1-3-1:沟通协调能力;
A1-3-2: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A1-3-3: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程序员
3网络游戏客户端程序员Windows平台或跨平台引擎游戏客服端开发设计等A3-1:专业能力
A3-1-1:会使用C++编写程序;
A3-1-2:掌握STL;
A3-1-3:掌握WIN32、MFC编写2D游戏;
A3-1-4:掌握3D数学及应用;
A3-1-5:熟悉各种数据结构;
A3-1-6:熟悉一种以上3D游戏引擎的使用(如U3D)
A3-2:方法能力
A3-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A3-2-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A3-2-3: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A3-3:社会能力
A3-3-1:沟通协调能力;
A3-3-2: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A3-3-3: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程序员
4游戏策划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网页游戏策划设计等A4-1:专业能力
A4-1-1:有极强的阅历和文笔;
A4-1-2:具备各种创意和想象力;
A4-1-3:具备创造游戏规则能力;
A4-1-4:具备游戏数据平衡能力;
A4-1-5:具有游戏关卡、任务设计能力;
A4-1-6:具有项目组内部协调能力
A4-2:方法能力
A4-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A4-2-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A4-2-3: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A4-2-4: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A4-3:社会能力
A4-3-1:沟通协调能力;
A4-3-2: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A4-3-3: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信息处理员
五、教育教学内容
(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游戏策划运营体系主要内容:游戏本质分析、游戏产业概论、游戏开发流程及职业划分、玩家需求分析、构思创意及文档编写要求、游戏故事设计、游戏元素、规则、任务、系统、关卡设计、游戏平衡设定、界面与操作功能;
2.手机游戏开发体系主要内容:Java语言基本语法、基本数据类型、流程控制、面向对象编程、多线程、网络、I/O系统、异常处理、AndroidSDK架构基础、高级界面编程、SurfaceView游戏编程、网络连接、第3方游戏开发包、商业游戏实例分析;
3.Windows游戏开发体系主要内容:C++、算法基础、WindowsAPI使用、MFC原理及其应用、2D图形渲染技术、界面设计与应用、Cocos2D-X游戏引擎;
4.网页开发体系主要内容:网页游戏相关的技术,包括Flash、HTML5、JavaScript等内容。
(二)课程体系
根据游戏软件开发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1.综合素质课,构建基本应用文写作能力,英文文档阅读、写作能力,基本问题分析能力,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2.专业基础课,构建基本程序设计能力;
3.专业技能课,构建在各种平台下进行游戏开发的基本能力;
4.拓展课,构建良好的编程风格,自学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
表2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表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单元)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参考学时
游戏策划与架构设计游戏概念与原型
游戏背景、地图与场景
游戏元素设计
游戏人物与关卡设计
游戏规则设计
界面与用户控制
游戏设计文档与编辑工具了解游戏策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游戏开发中的概念设计、原型设计、规则设计、情节设计及关卡设计的基本方法,全面了解游戏设计的'原理,掌握基本的设计技能32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C程序的开发过程;
C语言开发环境;
C语言的数据类型;
运算符与表达式;
C语言程序的流程控制;
函数;
数组;
指针;
文件读写了解程序设计常识、基本编程思想,
了解TC下的图形模式,掌握动画实现原理(C语言游戏开发实训)96
Flash游戏编程文本对象;
对象操作与位图对象;
元件、实例与资源库;
动画制作;
鼠标、键盘、声音;
AS3标准脚本语法;
常用算法在Flash中的运用了解并掌握基本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并掌握ActionScript语言,结合该语言能实现较为复杂的交互式Flash动画(Flash游戏开发实训)96
移动游戏开发移动开发平台的搭建;
用户界面;
绘制的基本方法;
双缓冲与动画;
2D游戏特效的实现;
程序调试技术
移动游戏完整案例的实现了解并掌握移动平台下开发2D游戏的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Android独立游戏开发实训)128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Win32应用程序运行机制;
消息队列及消息响应;
Win32应用程序框架;
MFC应用程序框架;了解并掌握Windows平台下应用程序及简单图形程序的编写方法,学会理解Win32框架及编写简单Win32应用程序的技巧(跨平台游戏开发实训)64
(四)其它专业课程教学单元总表
表3专业课程教学单元总表
专业课程学习单元
单元1单元2单元3单元4单元5单元6单元7
游戏专业概论游戏概述游戏策划游戏程序游戏艺术职业之路
Flash动画基础Flash基础知识文本对象对象操作和位图应用使用元件、实例和库资源动画制作基础知识和操作动画制作与编辑鼠标动画制作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概述Java语言概述及编程基础抽象、封装与类继承与多态Java语言的工具类图形用户界面设计Java高级编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C++对C的扩展类和对象C++语言中的类继承多态性C++中的输入和输出异常处理
跨平台游戏开发Cocos2D-X引擎基础引擎框架分析图层、精灵、场景渲染流程输入设备多媒体游戏脚本
人才培养流程方案篇7
一、现状分析
1.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创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高职院校师生的共同行动。原因是一部分管理者认为,现在学校扩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就不错了;一部分教师觉得现在生源质量下降,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质量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创新创业?大多数学生则在应付着各种考试,能否创新那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一是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而只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二是形式重于实质,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3.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目标导向。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真正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范围。对学生传统单一评判模式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依然在教学领域保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瓶颈”,阻碍着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方案探讨
1、转变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创业的一体化教育创新与创业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或服务的发现、发明和设计的过程,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新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新是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创业活动的最核心要素和最本质的特征,是创业的灵魂和关键,也是创业可持续性的保障。而创业基于创新,并推进创新。高职教育“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也应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
2、确定“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双创型”人才的目标特征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双创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知识根基和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再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有典型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思维方式,善于判断和把握机会;具有高超的创新、实践、实施和拓展能力;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和社会竞争力。二是“双创型”人才也应该具有专业人才的行业特征。
3、优化“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学校培养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理论教学和模拟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国内社会形势教育与国际背景教育相给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多元作用。
4、创新“双创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要摒弃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行以下三种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实际存在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二是模拟教学法,运用模拟器或模拟情境使学生在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以培养学生资讯获得、动作技能和决策等能力;三是“实战”教学法,在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使学生在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真实的角色,开展业务工作,以达到真实的学习目的。
5、强化“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训内容,确保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得到充分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训练。
6、改革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应以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要尽量具有挑战性、竞争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激情,能激励学生不遗余力地去探讨、钻研;在考核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指标。采用开放式、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开卷考核、分散考核、过程考核等为主要形式的考核方式。
7、建立保障机制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对“双创”教育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意见,将“双创”教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三是设立“双创”专项基金,对学生的“双创”活动进行专项资助。
三、结束语
本文旨在确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分析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行转型提供探讨方法。